许昌交通:以法治为钥,解锁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
文章来源:     发布人:     发布时间 :2025-07-10 02:30:00     阅读:

近年来,许昌市交通运输局紧扣“法治政府示范市”创建目标,以法治思维和方式驱动行业发展,着力构建权责法定、执法严明、公开公正、廉洁诚信、人民满意的法治交通体系。通过完善机制、强化队伍、创新普法等举措,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,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考核中位列第二名。

一、强化组织领导,健全法治推进机制

党组统筹引领,夯实法治建设基础。许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,将其纳入年度计划,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。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工作、过问问题、协调环节,定期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听取汇报,每年至少2次专题研究相关事项,确保系统法治建设稳步推进。

落实述法机制,推动法治责任落地。全面推行述法工作,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,采用“现场+书面”形式,实现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党组现场述法全覆盖,形成层级清晰、形式多样的述法格局,有力推动法治责任落实。

健全工作机制,法治建设成果显著。结合依法治市要求,每年制定全系统普法要点及法治建设年度安排,通过多元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在行业内营造浓厚法治氛围,许昌市交通运输局在2023年度全市依法治市考核中位列市直单位第一。

二、丰富普法举措,促进法治思想入心

多维普法宣传,筑牢法治思想根基。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,纳入党组学习、党员培训、“八五”普法宣传、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等活动;紧密结合普法与法治实践,推动其进机关、企业、社区、工地。借助国家宪法日、宪法宣传周等节点,近三年累计举办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次,发放资料2万余份,覆盖3万余人次。

强化队伍培训,彰显执法队伍风采。自2021年起,累计举办11场法治专题培训,覆盖1000余人次,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。系统内形成创先争优氛围,局属执法支队获“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”,并在2024年全省执法练兵比武中斩获团体二等奖,展现过硬素质与良好形象。

创新普法载体,打造流动法治阵地。开通99路“法治号”公交普法专线,通过车身广告、拉手标语、语音播报、电子屏滚动视频等形式,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宪法、民法典等法律法规,实现“乘一次车、学一路法”,成为受市民好评的“流动法治文化风景线”。 

三、加强队伍建设,践行服务执法理念

创新执法模式,公信力满意度双升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探索“管理、执法、服务”三位一体模式,推行“柔性执法+包容审慎”监管。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,依托智慧执法平台实现案件线上办理、数据留痕、过程监督,提升执法透明度与公信力,近三年群众满意度100%。结合“首违不罚”清单与信用监管,破解行业管理难点,兼顾市场活力与公共安全。

强化队伍建设,执法保障根基坚实。重视执法队伍培训,通过专家授课、业务培训、案例研讨等方式,培训局属142名执法人员。近三年,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0余场次,覆盖全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。购置新型执法装备,搭建信息化平台,实现“不见面”执法与数据监控分析,提升队伍规范化、专业化水平及执法效率。

践行执法为民,服务优化信用修复并重。推行服务型执法,建立涉企行政全指导机制,实施“四张清单”制度,以柔性方式代替处罚。执法人员深入企业上门服务,解读法规、答疑解惑。2024年4月参与“法润莲城 云上驿站”网上直播宣传服务型执法。送达《行政处罚决定书》时,同步送达《信用修复告知书》,通过建立台账、主动提醒方式,已助8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,获得企业认可。

四、强化联合检查,严格行业法治监督

部门联合抽查,减负提效见真章。与市场监管、公安、文旅等多部门协作,整合检查事项、共享结果、优化流程,减少多头重复检查。2024年以来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36次,其中部门联合抽查33次,占比91.7%,较传统方式减少进企检查100余次,实现“进一次门,查多项事”,既减轻企业负担,又提升监管效率。

强化执法监督,规范行为固根基。自2021年起,全系统开展执法督导检查25次,整改35条问题,确保执法规范。畅通群众反映渠道,发挥12328热线作用,及时回应办理问题。2021年以来,办理信访案件568件次,涉及1020人,受理率100%,个人访、集体访化解率分别达94.5%、90%,做到“件件有着落”。

高效回应诉求,法治水平稳提升。12328热线平台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受理各类案件81769件,涵盖咨询、投诉、建议,办结率均为100%。经多部门努力,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案件双下降,近两年无行政复议案件,行业法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。

五、坚持依法行政,优化交通法治环境

法治护航营商环境,政务服务提质增效。秉持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”理念,规范执法、维护市场秩序,营造公平法治环境。推动政务服务改革,推行“无感续证”,实现从“人工申报”到“预先提醒”、“群众申办”到“专业帮办”的转变,提升服务便捷度。加强市民之家窗口建设,多次获评“优秀窗口”,带班领导获“优秀带班领导”称号。

改革创新驱动发展,公共出行持续优化。以法治为指导,用“五聚焦”工作法推进巡游出租车改革,探索长效治理路径,入选河南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案例,获省委领导批示,经验被新华社《内参》刊发。优化公共交通,推出定制客运、三国文化旅游专线和“胖东来”公交专线,采用大站快车和双层巴士,提升服务品质与吸引力。

客运转型惠民暖心,执法为民落到实处。对标“胖东来式服务”,打造3大精品旅游专线,提供定制化运游服务;万里公司开发“客运出行小程序”便利群众。建成1个城乡旅游集散中心、5个综合服务站,开通3条城乡旅游专线,优化2条农村客运班线,改造23处站亭站牌。开展“服务‘三夏’助三农”“高考护航”系列便民活动,依托许昌零距离平台开通《丞相说交通》栏目,传播“学法知法守法用法”理念,助力营造良好法治交通环境。

六、依托信息手段,构建智慧执法平台

建综合信息中心,三大系统提效能。投入专项经费建设综合信息中心,上线“河南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”“河南省交通运输治超四级联网系统”“河南省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”三大系统,实现执法案件全流程线上办理、数据实时留痕、过程动态监督及企业综合监管,推动执法工作信息化、智能化。

执法治超双系统,监管精准度升级。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平台支持“不见面”文书处理,覆盖案件办理、现场巡查等场景,助力全省执法“一张网”,提升执法效率与精准性。治超四级联网系统实现部省市站四级联动,集成车辆、驾驶员等信息,通过数据共享形成多部门动态监管,将相关主体纳入信用管理,确立科技治超主导地位。

管理服务筑平台,闭环管理见实效。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涵盖省市县三级功能,录入企业、车辆信息,具备事前预警、事中监管、事后处理功能。通过整合企业管理、违法处置等环节,以工单流转和线上线下结合方式,实现企业监管闭环,提升行业管理精细化水平。

许昌市交通运输局在法治交通建设中步伐坚实、成果显著,既提升了行业法治水平,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交通保障。未来,将继续深化法治建设,探索创新不止步,全力打造更优质、高效、法治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,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砥砺前行。